第五百六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_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
海棠搜书 >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> 第五百六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

  成王败寇,无论使用什么手段,光明正大也好,卑劣也好,只要赢得最后的胜利,一切便不足为道!

  如果袁熙在场,完完整整了解曹营内决策的重大变化,一定会感叹历史的改变,有偶然性,也有其必然性。

  就像后世官渡之战的开端,严格说来并不是袁绍一方主动挑起来的,而是曹操先动的手。

  后世官渡之战的导火索,是曹操身为袁绍附庸,没有事先告知袁绍,就悍然动手,占据了河内。

  当时河内太守张杨和袁绍交好,曹操派人指使张杨部将杨丑杀死了张杨,并带领张杨手下兵马投靠了曹操。

  随后袁绍的暗子眭固杀死了杨丑,重新宣布投归袁绍,并控制了河内重镇射犬,然后曹操亲自出马,派曹仁史涣杀死眭固,占领了河内郡。

  河内之所以位置重要,便是因为其属于河北地界,毗邻邺城所在的魏郡,这等于是曹操直接进入了袁绍的腹地!

  而且曹操选的机会很准,那时正是袁绍和公孙瓒在易京决战的时候,袁绍根本无法应对,等其攻灭公孙瓒,曹操已经在河内站稳了脚跟。

  这下袁绍知道被曹操摆了一道,加上之前曹操有偷袭邺城的举动,袁绍再也无法忍受,从易京回师之后,果断宣布兵伐许都,时年建安四年。

  这便是官渡之战的起因。

  袁熙在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,也不禁感叹,从性格上来说,袁绍相比曹操,最大的弱点就是失之以宽,不够果断,就像袁绍在雒阳撺掇何进,一番操作下来眼花缭乱,结果几天之内就被董卓摘了果子一样。

  如果袁绍和曹操角色互换,曹操占据邺城,只怕袁绍早被曹操暗地搞死了。

  有时候天下发生的事情是如此奇妙,袁熙处心积虑将易京之战提前了三年,并全力攻灭袁术,压缩曹操地盘,却反而激发了曹操的决断。

  于是此世的袁曹决裂,提前两年到来。

  当然,此时的袁熙并不会观星,也并不知道曹操为这次赌上全部身家的大战,亮出了多少底牌,他只是站在营寨里,看着远处的寿春城,陷入了思索。

  好像有些太过顺利了?

  他摇了摇头,速攻寿春,对他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冒险,如果不能在曹操袁谭度过淮水之前打下来,那自己后面也会面临着数不清的麻烦。

  但速攻一座坚城,在这个时代还是太难了。

  单纯以付出的代价来算,排除水攻,破城的最佳办法就是内奸。

  当初李傕郭汜攻打长安,包括守城的吕布,只怕谁也不会想到城内叟兵叛乱,打开城门,导致长安数日内便陷落了。

  若是正常攻城,缺乏攻城器械的李傕郭汜军,攻灭长安的几率,其实是相当小的。

  如今袁熙已经让人射出数百封招降的书信到城中,并许诺了颇为丰厚的条件,如果对方丧失斗志,开城投降,那自然是最好。

  但袁熙也不会将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上面,所以他要做的,还是要给守城方巨大的压力。

  他走入营帐,望着还在苦思冥想的沮授陆逊,心道这也确实难为他们了,自己兵力不够,也不能用人海战术消耗城里守军斗志,所以必须要用计。

  攻破城门的方法已经有了,但寿春不像合肥,外墙里面还有瓮城,瓮城后面还有内城墙,即使攻进去,也很难打破下一道城门。

  兼之寿春靠近淮水,水系丰富,挖地道的法子也不可能,对方只要引水倒灌,地道里面的人便会死绝。

  袁熙头痛起来,自己带的幽州军擅长野战守城,却不精于攻打坚城,包括刘关张也是如此,这种条件下,如何发挥自己这边的长处呢?

  日子又过去了一天,数十辆投石机将寿春城墙砸的斑斑点点,但收效甚微,众人晚上聚在一起时,沮授出声道:“其实寿春的位置,是最适合水攻的。”

  “上年袁术和曹军大战,死守太寿时,曹军也是决水灌城,袁术军死伤惨重,被迫弃城而逃,从此不再敢和曹操正面对决。”

  “而公子现在最大的问题,就是太过仁义了,以至于对面守军,还是心怀仁慈。”

  “太过凶残,动不动就屠城固然不好,但公子现在是打城,若是策略太过保守,到最后可都要是用自己兵士人命填进去的!”

  “既然是打仗了,妇人之仁,只会害死更多的人!”

  袁熙无言以对,最后道:“先生教训的是。”

  陆逊出来打圆场道:“即使不用水攻,也要做出这种姿态来,不然城内守军还是认不清形势。”

  袁熙正要说话,却有一封急信送了进来。

  袁熙展开一看,第一反应是情报有误。

  曹操竟然后退了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aitangss.cc。海棠搜书手机版:https://m.haitangs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